羅馬書 第七課
範圍: 羅4:1-12
默想:「做工的得工價,不算恩典,乃是該得的;惟有不做工的,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,他的信就算為義。」(羅4:4-5)
問題:
1 在猶太人心目中,亞伯拉罕為他們帶來什麼(羅4:2)?猶太人認為他是用什麼方法帶來呢?
2 由此看來,羅3:30節的說話對猶太人對亞伯拉罕的尊敬構成什麼傷害?
3 羅馬書引用舊約那一經節來顯露猶太人的錯誤(羅4:3)?
4 羅馬書如何引證亞伯拉罕被神稱為義是神的恩典?恩典是什麼意思?
5 羅馬書所引用大衛的詩篇如何擴張和解釋羅4:3所引用的經文?(提示:詩篇中人如何得福?)
6 從羅4:3-6節中,請論述信、義和罪之間的相戶關係?
7 羅4:9節上與羅3:30節說著相同的話,那麼羅4:3-8節與羅3:21-29節又有什麼相同的地方?
8 什麼是「算」(羅4:3-6,8-10)?「算為義」建基在什麼之上?與「稱為義」有没有分別?
9 請簡略覆述亞伯拉罕被神算為義和受割禮的歷史和先後次序(創15:6,17:9)?
10 亞伯拉罕被算為義是在受割禮之先還是在受割禮之後(羅4:10)?
11 為什麼神要亞伯拉罕受割禮(羅4:11)?
12 這樣看來,亞伯拉罕與外邦信徒有什麼關係(羅4:11)?
13 羅4:12節如何重新界定亞伯拉罕與猶太人的關係(羅4:12)?
14 總結來說,為何亞伯拉罕稱為信心之父?
15 誰人可作亞伯拉罕的後裔?亞伯拉罕後裔在舊約的界定與新約的界定有沒有不同?
問題初稿:2007年11月25日
最後修改:2010年5月27日